5月18日,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和陕西师范大学妇女文化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世界博物馆日主题公益活动——“了解嫁衣背后的故事”,在陕西师范大学妇女文化博物馆举行。我校商学院旅游管理系旅游协会成员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邀请,前往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城校区参观全国唯一一所妇女博物馆并参加此次世界博物馆主题公益活动。虽是烈日炎炎,但是我们旅游管理系旅游协会同学们却是满怀期待,下午两点四十分左右我们乘坐陕师大专车到达陕师大长安校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妇女博物馆,受到了主办方热情的欢迎。

下午3时许,此次公益活动正式拉开序幕。馆方安排了几位讲解员陪同大家有序地进行各个展馆参观,大家通过参观妇女博物馆精心收藏的来自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嫁衣,不仅享受了一场嫁衣视觉盛宴,欣赏了中华嫁衣的魅力,同时通过阅读织物上的历史,了解了嫁衣背后的故事,对女性文化、中华嫁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对陕西师范大学妇女博物馆的参观,使大家更直观地领略绚丽多彩嫁衣风情,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婚俗文化魅力。

据悉,这座嫁衣博物馆对嫁衣的收集,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一直到2009年才收集齐了56个民族的嫁衣,走进博物馆,颜色各异的精美的嫁衣让我们大家惊叹不已。在人们传统的概念中,嫁衣都应该是喜庆的红色,而在博物馆展出的嫁衣,除了汉族的嫁衣是红色之外,朝鲜族的白色嫁衣、蒙古族的蓝色嫁衣、水族的黑色嫁衣引起了参观者诸多的猜想。对此,博物馆的解说员特别为大家解答了这个疑问,“汉族人喜欢红色,认为红色是喜庆吉祥的颜色,所以汉族的嫁衣以红色为主,但是不是所有的民族都崇尚红色,比如朝鲜族崇尚白色,所以嫁衣就是白色的,蒙古族人喜欢蓝色,嫁衣就有蓝色的。而一些南方的少数民族崇尚黑色,就以黑色作为嫁衣的颜色。”在欣赏嫁衣的同时,精彩的嫁衣故事也让参观者获益匪浅。通过这些嫁衣,不但让参观者看到了每个民族纺织、缝纫、刺绣的最高水平,也让大家通过嫁衣这一民族文化传承的符号,了解到了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婚俗文化魅力,理解民俗文化的核心灵魂。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对妇女博物馆56个民族嫁衣的参观,了解到各民族特有的文化观念,提升了我们的专业修养。
旅游管理系始终坚持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坚持让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实地考察,目的就是通过实践考察和实践学习与平时专业课知识有机结合,进行最优化的大成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自己思考认知能力,形成创新性思维与认知,逐渐形成一种优秀习惯,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进行系统的思考学习,具有广泛的适应力、应变力、成就力和贡献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