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深化宿舍协同育人作用,2025年4月21日下午6时,财务管理2301班在三号教学楼314室召开心理委员与宿舍长专题座谈会。会议由辅导员杨岳主持,班级心理委员马思雨、王延西及全体宿舍长参与,聚焦心理健康监测与宿舍支持体系建设,明确职责分工,推动班级心理工作落地见效。

暮色共议:强化心理健康主体责任
会议伊始,辅导员杨岳结合春季学期学生心理动态,强调宿舍长作为“一线观察员”的重要性。她指出:“宿舍是学生情绪的‘第一现场’,需通过主动关怀和动态跟踪,及时捕捉潜在问题。”针对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常见挑战,杨岳提出宿舍长应重点关注成员情绪波动、作息规律等细节,落实“每周一报”信息反馈机制,确保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干预。
心理委员马思雨简要讲解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识别要点,强调宿舍长需通过非评判性倾听提供情感支持。王延西补充道若发现同学出现持续情绪低落或行为异常,应及时与心理委员或辅导员沟通,避免问题复杂化。
务实笃行:从细微处传递关怀
座谈会上,各宿舍长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建言。3号公寓B座606-1宿舍长粟若筠提出:“将通过定期交谈、共享学习资源等方式增强宿舍凝聚力。”杨岳对此表示肯定,并呼吁全体成员以“伙伴式支持”替代程式化管理,营造温暖包容的宿舍氛围。

此次座谈会不仅增强了心理委员和宿舍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还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必将加强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求心理帮助,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会更加从容和自信,使整个校园内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氛围更加浓厚,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融洽。